现代社会病
你代表你自己?还是你拥有的代表你?
影片一开始描述的是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你的工作、衣着、家具、住房、车子就是你的身份。为了成功,你必须去名校接受高等教育,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了体现这种成功,你必须在一个高档住宅区有一套舒适的公寓,里面装满了各种品牌家具;你开的车也一定要是那些被公认了的好品牌。被物质奴役之后,以前我们看色情图片寻找刺激,现在看的却是产品目录,我们从来不关心凶杀案和贫穷问题,我们不担心火灾之后会有损失,因为保险公司会理赔所有……然而,我们担心的问题是——今晚会不会睡着?
没错,故事的主角(同样也是叙述者)是一个患有严重失眠症的人,普通的安眠药已经无济于事,医生建议他去参加一些为绝症患者举办的精神冥想社团。在这些社团中,参加者向大家彻底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困扰,然后互相抱头痛哭以获得发泄后的安宁。哭完之后的当晚他就会熟睡得像新生婴儿一般。更糟糕的情况是,失眠让他分辨不了真实与幻想——布拉德皮特演的Taylor真正出现之前曾经有过几次以0.5秒的速度闪现在屏幕中,可以看成是身体里的另一个自我正在被唤醒!
【搏击俱乐部:从个体父权的缺失,到分裂后挑战父权权威】
爱德华诺顿演的叙述者是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人,他虽然没有像在睾丸癌团体中的鲍伯那样因雄性激素的缺乏而退化成女性,但是内心中的原本的自我已经越来越被否认。
Taylor的出现,或许象征着男权主义的兴起,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的物质欲的藐视。他推崇不要让自己什么都用,不要做完美的人,当一个抛弃了物质,抛开所有希望,就能找到自由。
搏击俱乐部建立的过程当中,叙述者和Taylor有三次关于打斗的对话。第一次Taylor问叙述者最想跟谁打,叙述者说要跟老板,Taylor则要跟老爸;第二次叙述者问Taylor跟哪个名人打,Taylor说跟海明威,叙述者则要跟莎士比亚;第三次更是充满亵渎,搏击对阵成了叙述者对甘地,泰勒对林肯。层层递进的人物关系,象征着他在挑战父权的权威!
当这个号称“不能外传不能被谈及”的搏击俱乐部慢慢建立之后,发现其实当今社会许多人都是需要释放压力的,因为俱乐部在短时间内就像传染病一样“疯传”。(这里突然想到
上个月看的一本互联网思维的书《疯传》,如果按照当今的网络思维,创办并传播“搏击俱乐部”的人,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与操盘手。)再回到我们的影片中,那些参加搏击俱乐部的男人们,正在以鼻青脸肿和鲜血横流的方式中体验到疼痛的快感,正是这种疼痛让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我是男人”的感觉。
【女性的奇妙作用:女人是男人的“精神动物”?】
玛拉是这部男人戏中仅有的女性角色,以玛拉的视角,影片的叙述者是她认识当中最危险的人,可以说天使属性的他并没有带玛莎回家,而魔鬼属性的他却将她带上了床,而房事之后玛拉遇到叙述者就会被无情地赶走。影片中“Taylor和玛拉从不同时和叙述者一起出现在画面中出现。毫无疑问,玛拉是他喜欢的女孩类型,叙述者选择了回避、隐忍的方式,
让她远离已经自己;而人格分裂后的Taylor则选择了最原始的欲望:直接、暴力,于是后来有了枪、炸弹、革命。
【最后一枪:革命是开始还是终结?】
一开始,“搏击俱乐部”从地下的拳击比赛,蔓延至各个城市纷纷效仿搏击俱乐部;到有人慕名拜访,开始小团体破坏私人物品,无缘故的恶作剧;再到组建有纪律性的军队开始大规模的破坏行动。这样的三级跳之后,叙述者已经完全不能控制Taylor的行动,这也意味着,Taylor不见了。 军队建立之后,Taylor成为了至高无上的领导者,然而他的革命目的却很单纯——他要破坏规矩,建立没有规矩的规矩——跟搏击俱乐部是同一个道理——一个制度隐藏在人群之中,但人们不能谈到这个制度——不知道是否能说他推崇的是无政府主义?或者比“无政府”走得更远一些?影片的最后,叙述者找到了Taylor,并往自己的嘴里开了一枪,Taylor的后脑勺烧着了,革命领导人就此倒下!如果说陪女朋友看烟花是普通男人的浪漫,那么在叙述者这里,陪她看对面大楼的轰然倒下,何尝不是另一种浪漫!此处镜头还有导演的隐喻,我不便多讲!
一个朋友曾跟我说,如果想要离成功近一点点,那么需要身边有一个魔鬼天天骂你逼你又鼓励你无限激发自己的潜能,心中一定要有魔鬼也住着天使。剧中的“他”也如此,即便是一个城市中最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也希望自己成功,无论是社会意义上普遍认定的“成功”,还是来自他内心召唤的成功,正是在价值观主导下,身体里的魔鬼才分裂成另一个人出现,而这个人并没有像《爆裂鼓手》中的老师那般骂你逼你鼓励你,而是走了另外一个道路,告诉你,你要自由,你要放弃所有!无论如何,感谢那天跟我说这些话的朋友!
【剧中Taylor的宣言】
(这一刻觉得皮特最性感)
Taylor: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或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并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只是平凡众生中的其中一个。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