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格里菲斯之后电影语言没有任何真正的创造
直到戈达尔出现
电影史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
1959年——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诞生——欧洲艺术电影的脉络
欧洲艺术电影
好莱坞商业电影
第三世界丰富的国别电影
苏联的政治艺术电影
三个火枪手:戈达尔 特吕弗 夏布洛尔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关注底层,左翼立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深深忧虑的社会批判精神。
战后一代人登临历史舞台的第一个姿态就是宣告他们与他们父辈、祖辈之间存在的深深的代沟。他们反抗的特征是“无因的反抗”他们没有旗帜,没有诉求,他们并没有尽头我们追忆60年代所使用的“理性主义”这个字所可能涵盖的内涵,大声说不来标志的。
主角看上去如此天真无邪,如此漫不经心,如此与道德无关
这种精神面貌对于当时的西方社会,西方现代文明的整体威胁感甚至大于愤怒的嘶吼或者愤怒的冲撞
跳切,没看到开枪就看到警察栽倒
没看到他弃车就看到他在田野中奔跑
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一个镜头段落,镜头推进,在一个完全对称的特写镜头中,画框框住了帕特里夏的脸,然后她木然地直视摄影机,重复了米歇尔的动作,她的拇指性感地划过自己的双唇,然后茫然地重复了那句话,下流胚,电影就在这茫然的面孔和空洞的目光当中结束,它几乎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标示性面孔。
戈达尔不仅在这部电影中处理了这个时代,触及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议题、政治议题,不仅开始了一场电影美学革命,从此打开了此后半个世纪当中巨大的电影空间。
这部电影,关于电影,关于媒介,关于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变化是无处不在的,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60年代是一个媒介引爆革命的年代,所以电影当中最多出现的是报纸,是电影,是电影明星,是电影海报,是电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