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李安《少年派》访谈录

  • 2,462
由于直接放网盘链接容易失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uanxr2020  获取汁源

  记者:很多观众信奉3D,也有人讨厌它,你拍摄之后对3D有什么体会?

李安:3D是什么呢,应该是新的媒体和艺术工具,我们所有人都是看2D长大的。电影语言30年没新意,3D会不会让它具有新的吸引力?我在现场看到演员表演时很好,但回到3D显示器前看,就觉得太过夸张。3D镜头里吸收的东西更多,它会逼迫表演更加细致。3D画面有点像椭圆形,边缘有很多限制,我们做构图时非常疑惑。

我想将来的3D可能剪辑没这么多,更像是舞台剧,因为它更真切,或许灯光和构图上都有很大变化。希望以后的3D拍摄更精简和便宜,更多年轻的和艺术片导演去拍摄、探索。

回顾李安《少年派》访谈录

 

记者:这部电影投资超过1亿美元,你如何处理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

李安:原著的来头这么大,不能只拍一个视觉上的探险,而是要往里面探索。艺术和商业如何共存,真的就像“派”一样,好像是无解。回顾我的导演生涯,只有《绿巨人》和《少年派》的商业压力最大,后者的主题是在探讨幻觉,但电影本身就是幻觉啊,这不是把观众从电影里扯出来吗?对此电影公司很担心,这个缠斗比技术上的缠斗更大。

美国人比较天真,他们想让最全世界的人看主流电影,哲理部分点到为止就可以了。但我拍片不能这样,你不能把一个东西浅化就卖钱。有段时间我很想做烈士,跟他拼了,拍个最贵的艺术片名留青史,但转念一想,不能把人家胃口勾起后,只做自我感知,对社会没有集体启发性。

你永远拍不出观众脑子里想象的东西

回顾李安《少年派》访谈录

 

  记者:你如何处理小说和电影的关系?

李安:我做了一些改动,比如原著末尾比较血腥的部分有减弱。电影最后一幕,保险公司的人问他海难后生存下来是真是假,在电影上不好做这个辩证,我便让长大了的派和原著作者的讨论替代这个辩证。

不管怎么说,你永远拍不出观众脑子里想象的东西,不管怎么拍,都要留三分给观众去联想。

 

 记者:你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含蓄和谦逊,难道从来没膨胀过吗?

李安:我父亲从小就对我管得严,学的都是“温良恭俭让”,加上我个性本来比较害羞,你所说的谦逊是我比较舒服的待人方式。我在生活上胆子比较小,我的野性都在电影里面,在这方面我不会含蓄的。

回顾李安《少年派》访谈录

 

 记者:“理性和感性的关系”,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新感悟?

李安:理性是群居动物必需的,感性是人性的真实,但你要和世界相处,不可能太真诚,什么都说真话,没法和平共存。这样有点像表演,所谓戏假情真,你可以皆由剧情来表达内心的感性,和人类真正沟通。你讲出来的话不能不文明,但戏可以演出来不文明。

电影让我找到和世界相处的方式,除了我家人,这是我最真诚和人交流的工具。人生要诚意地活着,年纪越大越需要造假来表达心境。我会尽量找贴近我心灵的东西,用电影来做出来,我都是拼命做出来的。

【导演解读】

     影片主题 人生不只生老病死

《少年派》里,前半段是求生的本能,后半段则是生存之外的东西,虽然饿不死,但他不知自己何时能到岸,于是见神见鬼的事情都来了,有点像我们讲的老天爷。

你不相信不可相信的东西,你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的。电影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最虚幻也最真实。超越你可以控制的东西。这部电影辩证思索性很强,结尾时发人深省:人生是有意义的,而不只是生老病死。希望把我新的感受传达给大家。

荧光鲸鱼 调试一次得俩礼拜

大鲸鱼的场景原著里没有,我看了很多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纪录片,也做了很多研究。我用晚间呈现动物奇观,不光是吸引电影的观众,也要见证大自然超乎人类想象的力量。

点子想出来不难,实现起来非常不简单,鲸鱼身上的水,透明和折射都需要计算,电脑调试一次起码两个礼拜,做得不好要修改,半个月之后才能看到修改结果。

小孩 好像前辈子就是演员

我从三千人中选到了苏拉·沙玛,小孩子的样子很讨喜,很有灵气,你就是一直看他,也会有一些思索。他表演虽然是第一次,但他好像前辈子就是演员,你只需把他点醒。

他不是专业演员,不能颠来倒去地演,这次是顺拍,眼看着他一天天变瘦。拍摄的三个月他没发过脾气、没生病,好像有那么些天意。

老虎 住的都是五星级宾馆

我们有四只老虎。三只是法国的,由全球最好的驯兽师来训练他们凶猛的样子,另一只来自加拿大,性格比较乖,可以表演很馋的动作。我跟驯兽师学了很多老虎的行为和举止,我们以前拍动物总是不免放入人的意志,不能这样,不能用人的意志扭曲动物的本意。CG动画组也能从真老虎身上学习动作特点。

大家放心,剧组里老虎队待遇是最高的。我们在中国台湾拍摄时,印度、美国和台湾的动物保护组织都来现场看过,我们也要随时写报告给他们,老虎们住的都是五星级宾馆。

为了拍摄该片,苏拉在台湾接受了高强度的特训,包括求生技巧、游泳以及平衡训练,平衡训练能帮助苏拉在面临海上风暴时也能在船上站稳。为了配合派的体格变化,苏拉必须先增重、再甩掉多余的赘肉,而且是与拍摄同步进行、毫无间断。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与体能训练,苏拉从150磅重的瘦男生,变成167磅重的肌肉男。然后在拍摄过程中,他的体重又必须锐减至130磅,来体现“派”的艰辛。

 

李安:苏拉对我行跪拜大礼 没想到要负责一辈子

李安透露,苏拉被选上的第二天,她妈妈听从祖母的话,带他登门拜访,“她们点起蜡烛、敲钟,行跪拜大礼,还循礼摸我的脚。那时我想,我只当导演,没要负责一辈子。我从此在他面前不敢开玩笑了,要以身作则、不苟言笑,不只是当导演了,还要给他身教、言教,不过收这个徒弟满值得的。现在想想这件事满严重,其实印度人满厉害的。”

李安对于这位新爱徒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他说苏拉虽然之前从来没演过戏。但他是天生的电影人,对拍片和演戏有一股直觉。“事实上他帮了现场所有人的忙。没有人跟他这样的演员合作过,他似乎天生就属于电影工作这个世界。一个年轻演员信任你,这在生命中是很特别的事。并不是我命令规定苏拉怎么表演,好将他的天赋据为己有、放进电影里。完全不是那样的。我们互相学习进步、彼此的沟通超越语言。他的表演让人心碎。”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10月22日21:30: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igmovie.cn/9619.html

发表评论